XM官网

追问小鹏汽车:售后何时追得上推新

XM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 ,专业 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来源 :北京商报

  北京商报近日刊发的《有的可换整机、有的只配打胶 ,小鹏P7+转向机售后被指“看人下菜 ”》报道,引起广泛关注 。北京商报记者在跟踪采访中了解到,虽然目前小鹏汽车售后同意为主动提出要求的首批车主更换转向机 ,但因配件短缺,部分车主迟迟未能更换,在拼多多上甚至已出现销售小鹏P7+转向机的网店 。上述车主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,还不断有车主遭遇转向机故障的危险情况。面对众多车主希望召回更换的诉求,小鹏方面仍未作出官方回应,被质疑存在逃避召回责任之嫌。

  随着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,新能源汽车的售后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,其中部分车企对召回的消极态度,正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 。业内人士表示 ,建立召回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推动车企提高产品质量 ,车企应将召回视为提升自身的契机,而非“烫手山芋 ”。

  安全隐患仍未消除

 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主动提出要求的首批车主(2024年11月提车)基本得到了可以更换转向机的解决方案 ,但更换速度较为缓慢。湖北车主王凡表示,自己的车辆生产于2024年10月,最初小鹏售后拒绝更换转向机 ,如今虽同意更换,“但从6月申请至今仍被告知配件缺货” 。

  由于配件短缺,在拼多多上甚至出现销售小鹏P7+转向机的网店。该店店主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 ,店内所售的小鹏P7+新版转向机为6月新到的版本,不仅在接口处改良并增加胶套保护,还改良了电机 ,“前几天有二十多个人向我咨询,这款车转向机的问题不少”。而对于仅对转向机进行打胶处理的防水效果如何,店主则表示不便多说 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 ,在不断有车主提出更换转向机的诉求后 ,小鹏却仍然不肯为2025年提车的车主进行更换。武汉的车主李杨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他是今年2月提的车,转向机出厂时间的标记为2024年10月 ,但小鹏售后却以2025年提的车转向机已进行打胶等处理而拒绝更换。

  同时,有多名车主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,小鹏汽车在未告知车主的情况下 ,擅自对车辆转向机进行打胶处理 。北京一家小鹏汽车门店售后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承认,“确实在没告知车主的情况下对转向机进行了维修 ”。

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东阳认为,不告知消费者私自打胶的行为涉嫌隐瞒车辆缺陷 ,严重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有逃避召回之嫌。

  上述车主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,还不断有车主遭遇转向机故障的危险情况 。2024年12月提车的莫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 ,“8月21日,我在高速上正常行驶,车里还坐着小孩 ,突然方向盘打不动了 ,屏幕立刻弹出方向机故障报警” 。此前,莫莫并未接到转向机存在隐患的官方通知,在危险情况发生后 ,售后才为其更换了转向机。

  亟待企业明确回应

  自今年初起,小鹏P7+转向机助力失效的问题便陆续出现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信息显示,汽车召回中常见的缺陷情形 ,包括行驶中发动机突然失去动力 、刹车失灵 、转向助力失效、关键部件断裂、脱落或与车辆分离导致车辆失控等 。显然,小鹏P7+存在的隐患包含其中。但从车主群反馈来看,目前小鹏汽车仍未对P7+车型的转向机隐患进行统一说明或发布召回通知。

  目前 ,部分小鹏P7+的车主仍希望品牌方能对车辆进行统一召回 。据《经济参考报》报道,8月16日,四位来自深圳和广州的车主来到广州小鹏汽车总部 ,要求给出转向机助力失灵的原因并对车辆进行召回。当车主提出为何迟迟不召回问题车辆时,一位客户经理称,“召回中心(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)的召回流程中 ,未明确3个月还是2个月 ,不能一有问题出现,召回中心就立刻责令企业召回”。

 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介绍,从汽车召回流程来看 ,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 。企业需要对缺陷问题进行评估 、制定召回计划、向监管部门备案,之后再通知车主,整个过程耗时较长 ,“若问题由用户先发现并反馈,处理的周期就会更长 ”,但车企也应在过程中及时向车主说明情况。

  刘东阳介绍 ,根据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,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 ,并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质检总局。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未明确规定“2个月或3个月”的固定期限,但强调了“立即响应”原则 。小鹏客户经理以流程无明确时限为由回复消费者,涉嫌违背“发现缺陷后立即召回 ”的核心要求。

  刘东阳表示 ,“虽然并非投诉多就代表一定有问题 ,但从投诉内容来看,车企应早日给出明确回应”。

  不能重推新轻售后

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,车企不断推新并在智能化、续航等方面持续更新迭代 。以小鹏汽车为例 ,最新财报显示,仅今年二季度,小鹏汽车就发布包括小鹏P7+超长续航Max版本在内的三款改款和升级车型 。有业内人士呼吁 ,车企在追求创新和市场份额的同时,售后服务也应及时跟上。

  经济学者 、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,当下新能源汽车召回主要存在成本高及技术复杂两大难题。完善召回的关键是落实售后服务体系 ,燃油车有很多4S店网点,这些网点是召回车辆的主力,“但部分新能源车企多以线上销售为主 ,缺少召回车辆的线下服务力量 。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车企要重视召回”。

 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认为,车企应建立“用户运营+质量监控 ”双通道 ,让社群反馈直接触发缺陷评估 ,并将召回预算从“黑天鹅”改为常规拨备,避免财务部门为保毛利而压缺陷等级,“核心是将召回视为品牌资产 ,而非负面舆情。主动召回是在‘信任银行’里存钱,被动召回则是透支” 。

  对于召回现象,盘和林则表示 ,要强化车企的质量责任。例如小鹏P7+的转向机问题,无论最终是否召回,但用打胶替代更换 ,已是对消费者利益的轻视。事件几经发酵后,企业仍未重视,将会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瑕疵 。

  实际上 ,召回制度也是为了让车企提高产品质量,一款成熟的车辆需要和消费者反复沟通才能实现完善和提高。“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造车时间不长,功能很丰富 ,但在质量稳定性上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。车企要将召回作为发展的契机 ,而不应逃避责任 。 ”盘和林直言。

  北京商报记者也观察到,当下,新势力车企也在不断自我完善售后服务。今年1月 ,小米汽车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,决定召回共计超3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,原因为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存在隐患;2023年初 ,蔚来汽车宣布召回蔚来ET5电动汽车,共计997辆 。

 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高佳